使它成为中国当代设计史上的一个竞赛年。中国广告协会、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等官方或准官方的行业组织,2007年中国平面设计界的展览和评选之多。都纷纷主办了平面设计领域内的顶级赛事。其中,2007年9月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广告节第二届中国元素创意大赛和2007年12月在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举行的深圳创意十二月系列活动中的平面设计在中国07展系列展览最为惹人注目。但是只要我稍加留意就可以发现,这两个同为行业顶尖水平的国家级平面设计展览,无论从评委构成还是获奖名单上,几乎是毫无关联的两班人马,以致很容易给圈外人士造成这样的印象:这似乎是两个完全不相干的圈子的活动。
个人倾向于认同深圳是目前中国内地平面设计整体水平最高的地区,坦率地说。其聚集的一流设计师之多、国际交流与业界活动之频繁,都远远超过了广州、上海、南京甚至首都北京,当然也在杭州和宁波等城市之上。中国尚缺乏全国性平面设计协会的时候,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筚路蓝缕,成为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一个地方性平面设计行业组织;而其品牌平面设计在中国展在1992年、1996年、2005年、2007年共举办了四届(2003年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恢复后的首展并没有采用平面设计在中国这个名称)10余年的浮沉与经验教训也使它行业内具有了一种国展的影响力。然而,自2003年始,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主办的展览,都没有能够像前两次展览那样真正成为中国平面设计的一面旗帜,而07展整体水平虽然不俗,但相比05展,仍然没能形成质的飞跃。
恐怕要属由于协会组织者缺乏专业的管理与执行力,其中流露进去的最关键的问题。使得参赛者群体的开放性和展览评选机制的公平性缺乏制度保证。就入展者而言,平面设计在中国展已经开始逐渐流露出一种同人展览或者小范围认同的倾向,这些参赛者在多大水平上代表中国平面设计的整体面貌是值得怀疑的且不说一些网友提出来的为何获奖者的主体都是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的会员之质疑,仅从大赛公布的获奖者名单来观察,不难发现这是一个与05展大同小异的小圈子,除了此前已经在书籍设计领域名声在外的小马哥(马慧敏)和橙子(郭成城)两位以形式实验为主要创作方式的青年书籍设计师之外,也几乎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新人呈现。对此,固然可以认为是中国的平面设计界两年以来没有质的进步,但同样可以认为这是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小众化、同人化 和审美规范同质化的后果。所以,无论是05展还是07展,面对其获奖和参展作品,都有一种大同小异和缺乏震撼的感觉。
更值得质疑的此次平面设计在中国07展的评选机制。这并非质疑以香港设计师李永铨为首的国际评委团队在评选过程中的公正性,但相对于这点。恰恰相反,对任何一位工作人员(包括评委)工作我都应该坚持充沛的敬意。但恰恰由于平面设计领域的专业人员缺乏大型艺术展览的谋划和组织经验,由此造成的规则和制度性失范似乎是难以防止的例如,曾在2005平面设计在中国?一文中提出的关于平面设计在中国05展没有遵循主办者回避的公平原则的批评,07展中却几乎得到原样复制:身为主办者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领导,个人作品竟获得全场金奖。这种现象俨然已经成为平面设计在中国这个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品牌性展览的一大特色。
当然也希望在展览现场看到中国顶级平面设计师的新作, 从保证展览的艺术水平来说。但从一次国家级平面设计大展的权威性和公平性来看,这些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的主要领导层,无论如何应该在评奖的时候采取回避原则—主动不参加评奖。试想,如果这些领导者的作品参与自己主办的竞赛评选,怎可能名落孙山?*****作品假如没有获得一个较高的奖项,又如何在讲求作品水准的平面设计领域开展领导工作?如一位留言的网友所言,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游戏规则的独家制定者和执行者都不能成为游戏的参与者,这个道理就如同裁判不能上场参与竞赛一样简单。看来,以牺牲公平来换取效益(展览作品的整体水准)无论如何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选择。比较之下,杭州国际海报双年展就显得顺序公正一些。因此,对于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的一个建议是为协会主要领导层设立特邀作品展区,即参加展览,但不参加评选。也许这样会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对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的批评, 当然。绝不是对其功绩的否定。相反,认为深圳展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其他协会主办的各种展览上同样存在甚至有可能存在更加严重的问题。无需回避,这些问题在中国当代平面设计的草创阶段,几乎是无可防止的正常现象。以大声展为例,展览中洋溢着的青春热情与活力,逾越平面/视觉的新媒体表示手段,以及与音乐、诗歌、电影等先锋文化圈的平等对话,既得益于以欧宁为首的策展团队高超的组织谋划能力,更体现出中国年轻一代设计师对专业的执著与潜力。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大声展作品趣味的趋同化或自我殖民,乃至整个国内先锋文化圈对于文化和艺术理解的平面和肤浅,同样也是值得人们欢呼之余进行冷静反思的中国元素展中,大量参赛作品对于土洋结合的理解所形成的符号化和程式化,无论在商业实践中对外乡消费者有多大的吸引力,从文化和学术层面来说,都更多地属于一种浅层的嫁接。当然比较而言,中国元素展的规模、体制和气魄等又是07展所不能及的只是颁奖仪式上花轿扮演等环节似乎过于牵强和刻意,难免令人感到一丝矫情。
一个缺乏行业组织的时代, 无论如何。都应该对这些主办者—各级协会表示真诚的敬意,更希望他今后通过设置必要的行业门槛,对内进行优胜劣汰与行业自律,对外在塑造行业公信力与社会认同两方面都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建议相关部门考虑设立中国广告协会平面设计专业委员会,或者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理论与批评专业委员会,进而呼吁中国设计行业组织能够得到更多政府行为的支持。这一切与因未能入会而质疑其权威性和公正性的声音显然是不同的 |